蘋果的智慧手表iWatch即將問世,業界盛傳廣達拿下300萬支組裝訂單,相比iPhone動輒千萬的出貨量,蘋果對iWatch態度保守很多。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說,開發穿戴式裝置,人與機器間如何互動是個難題,更要做出應用服務的價值,誰能找出答案,會是「下一個賈伯斯!」
近年廣達舉行法人說明會,關於電腦產業趨勢的問題,林百里都交由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回答,自己則關注在雲端應用領域。昨他難得對機器人產業、及穿戴裝置的前景侃侃而談。
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由於穿戴式裝置可貼身測量人體的生理數據,市面已開發出來的產品,多主打健康訴求。林百里指出,健康與醫療照顧確實是很大的市場,廣達確實有一個研究團隊,正與台大醫院合作,不過「醫院所想的概念,與工程師想的概念完全不一樣。」
林百里表示,醫療照護市場還沒有一個標準化的產品,如何讓工程師的研發貼近醫療實用,還要多研究,現在做出來的穿戴裝置,未必有很多需求,預料2、3年後有比較好用的產品問世,才能帶動整個產業商機。
林百里指出,物聯網與穿戴式裝置等,都在做以前沒有的裝置、以前沒有過的服務,牽涉到更多商業模式與使用者行為革新,比智慧手機帶來的演變還要困難很多。「需要很多公司一起開發,不是一個公司可解決問題。」
如何做好人與機器溝通的介面,林百里認為是穿戴式裝置最大的難題,這點在機器人領域也一樣。他說,機器人是大學問,日本的公司致力研究把機器人做得很像人,美國的公司著重在特殊用途,技術方面慢慢成熟,未來的產業重點在於怎麼應用、怎麼販賣?
#MUTUAL_CHA嬰兒床墊,充氣床墊推薦,老k床墊IN#林百里坦承,機器人是非常難的項目,「消費市場與工業用的非常不一樣,我們沒有研究。」廣達目前僅生產自動化設備,供應自己工廠所需,不對外販售。
至於物聯網方面,梁次震則指出,什麼樣的產品才符合市場期望,如何導入家庭與企業用戶,現在還沒有太明確的輪廓,現有產品的售價都太高,還需要時間,等價格走低,讓使用者普及。
- Aug 15 Fri 2014 18:37
穿戴裝置做成功 林百里︰下個賈伯斯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